@快乐的塔哥:投资活动的一些常识
1.投资回报
1、国债收益率4%,银行的固定收益理财也处于这个水平。
2、管理社保基金的人是只会赚钱不会亏钱的高手。长期年化利率为8%。
3、社会各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8%,这也是贴现现金流模型中经常使用8%进行贴现的原因。
4、长期年化率超过15%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只有10家,年化率超过10%的管理人只有60家。
5、长期年化收益超过20%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仅有1名,四年年化收益21%。
6、巴菲特22%的年化率是60年15万次,1978年544万次。早做,稳赚,长寿。
7、承诺固定收益8%以上的理财产品,必须为本金的总损失做准备,因为加上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和利润,至少要16点以上。长期能赚到16%的企业很少,能赚到这么多的企业,直接拿不到正规资金的5%。为什么他们要拿走你16%以上的资金?
总结:对于基金经理来说,20%的长期收益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。
2、公司收入增长情况
1.长期年化10%的公司已经很强大了。再加上大量的现金分红,也很容易卖出牛股。
2、长期年化20%的公司绝对是高成长公司,这里有很多真正的大牛股。
3.增长30%或50%以上的公司,增长率会下降。再这样下去,要么是稀有的天才公司,要么就是骗局。
4、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增长率超过50%的公司要么是一次性投资新增产能,要么更有可能是过去基数过低。
总结:对于工业企业来说,长期保持20%的收入增长是不可逾越的障碍。
3、账面净利润
1、报表列示的净利润并非真实的净利润,因为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必须通过现金流量进行验证。
2、报表中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净值并非实际经营性现金流量,因为可能涉及应收和应付的银行承兑汇票,以及计入投资现金流量的日常经营性资产维护费用。
总结:根据账面净利润计算低PE倍数,根据账面净经营现金流量判断净利润的高质量,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。
芒格说:所谓常识,就是常人所没有的常识。当我们说一个人有常识时,我们实际上是在说他有常人没有的常识。人们认为有常识很容易,但实际上很难。
有常识,不仅是分辨智慧的能力,更是拒绝愚昧的能力。如果你排除很多东西,你就不会把自己搞砸了